山東精密鑄造中鑄件夾鐵的原因有很多,可從焊接、制殼、澆鑄三方面進行分析,下面先從制殼方面分析夾鐵的原因:
1、原材料調(diào)配不當:面層漿液中發(fā)生化學反應產(chǎn)生大量氣體,就會隨著涂料附在蠟件上。另外漿液太厚也會使其流動性下降,蠟件的一些凹槽拐角處無法覆蓋,留有氣孔,澆鑄之后就會有鐵豆出現(xiàn)。
2、砂粒目數(shù)的正確選擇:鑄件結(jié)構(gòu)復雜,有深窄的縫隙或孔洞,由于撒砂過粗,以致這些地方被塞住,使得浸漿不足,從而導致型殼不致密,部分地方殼較薄,強度下降。
相應措施:在浸漿之前,先用把上層的浮砂吹除,接著可以先過一遍硅溶膠,再浸漿,這樣可以加強漿液的流動性,防止堵塞情況。操作工在浮砂之后,可以用細棒通一通圓孔、縫隙處的堆砂,也有利于之后的浸漿上砂。此外,針對深孔產(chǎn)品,可在三層之后往孔內(nèi)灌漿填砂,以此防止深孔內(nèi)壁漏鐵。
山東精密鑄造的特點之一是澆注時的型殼,溫度在600℃以上,簡稱 “紅殼 ”,所以作為鑄件的凝固控制措施之一是降低鋼水的澆注溫度;二是增加“補澆 ”的次數(shù) (此項實際上是延長了澆注的時間 );三是加蓋覆蓋劑。
型殼從焙燒爐中取出到填砂澆注的時間要盡量地短 、操作要快,同時用于填砂的砂床溫度要大于300℃,以保證型殼的溫度不至降溫太多,盡量 使型殼溫度在600℃以上,同時澆注速度宜快,這樣才可減少鑄件的“冷隔”。
山東精密鑄造澆注大型精鑄件的凝固控制和澆注、補縮系統(tǒng)的設置等還有許多需要探索的地方,但它的表面質(zhì)量、尺寸精度以及減少機加工余量等 方面的優(yōu)點已得到普遍認可,是一種有發(fā)展前途的方法。